http://www.zhengjian.org/node/137156分子由原子组成,分子空间是指由原子的排列、分布及作用所构成的空间。分子空间的结构比原子空间的结构复杂得多,相比较而言,原子空间显得那么简单、和谐而有序。迄今为止,尽管分子结构理论不断地发展和提出新的学说,但还没有真正普遍适用的分子结构理论。对于复杂的细致结构还是无法从理论上得出,而只能从实验中测得,或提出模型假设,再由实验去验证。更值得深思的是,人们已经能够探测到质子、中子、中微子等微观粒子的存在,却无法拍摄到复杂分子的结构照片。
早在十九世纪初,人们已经知道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氢原子可以形成氯化氢HCl,一个氧原子可以与两个氢原子形成水H2O,但对原子靠什么力量来结合却不清楚,为什么两个氧原子不能与两个氢原子形成H2O2呢?人们开始注意到,每种原子都只能同一定数目的其它原子相结合,也就是说,每种原子好像都有一定数目可以构住其他原子的钩子。1852年,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德把这种钩子称为“价”键,提出了原子价的概念。1857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把原子价的概念推广到碳元素,提出碳为四价。苏格兰化学家库柏提议把原子间的这些结合力(通常称为“键”)画成短线的形状,这样使原子间的关系被描述的更加直观。
1861年,布特列洛夫提出分子结构的概念,并提出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它的化学结构。1893年维尔纳建立了配位理论。
1916年G.N.鲍林和T.C.斯莱特提出杂化轨道理论。1932年前后,R.S.莫立根、F.洪特和T.E.伦纳德-琼斯等人提出分子轨道理论。这些研究都标志着分子空间结构的探索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,但是分子空间的整个面纱还是没有被揭开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分子空间的结构太复杂了,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关系不是固定的,除了分子本身在气体和液体中的平动外,分子空间结构中的各个部分也都处于连续的运动之中。另外,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温度还有关系,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,如在固态、液态、气态中,分子的精确尺寸也不同。所以,还没有一种理论能把各种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说清楚。此外,由于分子是构成这个物质世界的物质基础,各种测试仪器、设备等等,都是由分子组成的,就连我们人体,包括眼睛也都是分子构成的,空气中也含有大量的分子。所以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,去研究、观察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物理图景,就非常困难。所以分子组成的这个空间对于人的眼睛来说,就是一个迷的空间,一个看不到物质真相的空间。
李洪志大师指出:“人类说自己的科学怎么发达呀怎么发达,很可怜!它根本就没有突破分子这一层空间,看不到另外空间,人还在沾沾自喜。别说看到由原子构成的那个空间,我告诉大家,这是一个大的空间体系的划分,原子和原子核之间是空间;原子核和夸克之间是空间;夸克和中微子之间还是空间。到这个物质的最本源有多少层,用人类的数字、用佛讲的劫的数字也计算不了。
人类要想真正的认识物质,那只能是在人现有的这个人的知识之内去理解。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宇宙的物质的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,永远也探测不到,所以这个宇宙永远对人都是迷。当然了也不是说高级生命永远不知道、常人没办法知道这个宇宙,修炼者有办法──你只有修炼。通过人类的技术手段要想达到佛的境界那么大本事,能够看透那么多层空间宇宙,人类永远都达不到。”(《纽约法会讲法》)
分子的物理性质决定于分子大小、形状、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分子和电磁辐射及其场的相互作用。例如当分子间的距离极小时,表现为斥力。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,表现为引力,但随距离进一步增大而很快减小。分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化学键的本质和化学键所连接的原子所决定,但是在较复杂的系统中,分子结构的某部分的空间位置也起作用。
在生物界中,分子的吸引、排斥、聚集、扩散、吸附等一系列现象都可能在生物体的外在表现上体现出来,也就是说生物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表现形式,如生物之间的争斗、维护、聚集、攻击等现象都可与分子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关。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,特别是分子空间中的各种复杂反应与人心理空间的作用关系,更值得研究。
李洪志大师说:“这个宇宙相当的复杂,而且复杂的成度令佛、道、神都惊叹,不只是人了,而人所认识的这个宇宙只是在一个层次面上。我以前讲过了,人类所能认识的物质表面,看到的最大粒子是星球、银河系;最小的粒子用仪器可以知道还有分子、原子、原子核、中子、电子、夸克、中微子,再往下就不知道了。可是离人的本源物质,离构成生命的本源物质相差不知多远。无数亿倍、无数亿无数亿还不能到头,物质就微观到那种成度。可是物质越微观,整体体积越大,你不能单看一个粒子。它的一个粒子只是它那个体积的一点,可是它却是一个整体。那么物质的粒子越微观,它的整体的那个面可能越大;物质构成的粒子越大,那么它的层次面不一定越大。人类只认识了由分子组成的这个空间,还固步自封,又用各种实证科学的定义限制了自己,突破不了。你比如说空气、水、钢铁、木头,包括人的身体,一切你生活的空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,你就象生活在分子这个境界的海洋里、由分子组成的这个立体画面里一样。宇宙飞船飞的再高,也跑不出去分子所构成的这个空间;电脑再发达也比不上人脑。当然人类社会也不是一点没有突破,人类已经认识到分子、原子、夸克甚至中微子,可是科学看到的只是粒子存在的一个点,没有看到不同粒子存在的整个面。如果看到了那个面,那么人就看到了宇宙的另外空间真实存在的景象了。而那个原子它不只是人类看到的一个粒子,就其粒子本身,如果能把它放大了看,放大到一个小星球一样大,就能看到由原子物质组成的物体上的那些由原子组成的生命、物质、水、植物、所存在的一切物质形式。人类突破不了这一点。”(《北京国际交流会讲法》)
从原子这种具有无形边界的小粒子,到组成不同分子复杂的空间结构,直接构成世界上一切物质的表面形式,是一个复杂奇异的组合过程。人们知道,最简单的分子是氢分子,一克轻重就含有10的23次方个以上的氢分子。一滴水中就有几亿个水分子。在这个粒子的海洋中,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上所有分子的面纱同时揭开时,那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?是一个个小粒子挤满了整个世界,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吗?肯定不是,因为粒子的大小不同、性质不同、各处的密度不同、排列组合方式不同、互相之间的作用机理也不同。更重要的是粒子无形球面边界的相互联接,在宏观上,整体来看分子的构成表现形式,应该是更为壮观、更为美丽的物理图景⋯⋯这并非是猜想,只是人类目前没有这种技术手段,不能同时揭开所有分子的面纱。现在我们的研究方法对探索和认识物质的构成而言,就像地质钻探一样,从细胞至分子、原子、原子核、质子、中子、电子,到中微子,这样不断地向微观世界探索,但却无法从同一粒子的一个层次面上展开整体的研究,如果能那样研究,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观念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。有的科学家也已经看到目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。李洪志大师说:“物体存在的形式是这样的,可是它的表现形式却不是这样的。而我们的眼睛却有一种功能,能够把我们物质空间的物体给固定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状态。其实它不是这种状态,在我们这个空间中它也不是这个状态。例如在显微镜下看人是个什么样?整个身体是一个松散的、由小分子构成的,就象沙子一样,颗粒状的、运动的,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运动着,整个身体都在蠕动着、运动着。身体表面不是光滑的,不规则的。宇宙中的任何一种物体,钢、铁、石头都是一样,它里面的分子成份都是运动的,整个形式你都看不见,其实它都不是稳定的。这张桌子也在蠕动着,可是眼睛却看不见真相,这双眼睛能给人造成一种错觉。
不是我们看不了微观下的东西,不是人没有这个本事,而是人天生就具备着这样一种本事,在一定微观下的东西他是可以看的到的。恰恰我们人有了这个物质空间的这双眼睛之后,就能给人制造这样一种假相:让人看不见。所以过去讲,人们看不见的不承认,修炼界历来认为这种人悟性不好,被常人的假相迷住了,迷在常人中了,这是宗教中历来讲的这句话,其实我们看也是有道理的。”(《转法轮》)
至此,你应该明白大法弟子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到处讲真相?是为了救度你。因为人类就生活在迷的空间内,看不到宇宙的真相,听不到宇宙的真理,看不到人类未来的真相。看看宇宙的真相、看看人类的乱象、再看看邪恶的真相、听听迫害的真相……,你就明白为什么神叫我们在危难时来救度你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