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zhengjian.org/zj/articles/2010/10/24/69238.html【正见网2010年10月24日】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,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,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人。这与国人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分不开的。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,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、传播思想文化,培育道德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家庭教育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家族的兴衰,而且关乎社会风尚的好坏和国家事业的成败。
我国家教思想源远流长,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。先秦时期的人就很重视家教,包括德育、智育、美育以及劳动实践等方面,为我国后来各朝各代的家教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。据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唐太宗非常重视家教,他对儿子说:“舟所以比人君,水所以比黎庶,水能载舟,水能覆舟。”他还告诫:“为君之谨必先存百姓”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朝代,这与那些曾经接受过良好家教的忠臣良将,如房玄龄、尉迟敬德、长孙无忌、狄仁杰、薛仁贵、魏元忠、张东之、裴炎、郭子仪、李光弼、张九龄、杜黄裳、裴度等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。宋代家教中最突出的“岳母刺字”故事,说的是宋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的母亲,教育儿子在民族危亡关头,“精忠报国”,舍孝尽忠。南宋末年,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父亲在临终时告诫儿子:“我死,汝惟尽心报国家。”文天祥在哭母诗中提到:“母尝教我忠,我不违母志。” 文天祥英勇杀敌、为国捐躯的凛然正气正是得益于他父母的忠君爱国思想的教育。从这些事例中都可以看出家教所起的重要作用。
现在的我们在家教方面虽不能与古人等量齐观,但亦不乏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之思想。孩子是祖国的花朵,民族的希望,我们培养孩子就是要着眼未来,从家庭做起。家庭教育要成功,首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。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一般所说的民主、平等、和谐之外,我们还注重两个方面的创建:一是传承良好的门风,二要遵守家庭行为规范,即人们所说的家法。
我们家乡的人很注重树立良好的门风。家教不好,孩子不成材,就会被人骂为“丧门风”。我们家的门风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,那就是“善”和“勤”。
两个孩子相继考上全国著名大学后,有人对我们说:“你们的孩子这么聪明,一定是遗传基因的作用,国家应该给你们特殊政策,让你们多生几个。”其实,两个孩子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,是因为全家修炼法轮大法,是大法规范了孩子们的言行,开启了孩子们的智慧,根本与遗传沾不着边。
我们夫妻双方祖祖辈辈都是“脸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农民,他们没有上过学,没有念过书,一生都与锄头、扁担打交道。老家历代流传着一个风俗,那就是除夕夜看开天门。据说除夕夜看开天门,可以预知来年的运程:如果看见天门开了,来年运气就一定会好;看见天人向下面撒粮食,来年收成一定好;看见天人向下面撒黄金,来年财运必佳;如果没有看见开天门,来年事事都不会顺意。据父亲说:祖辈上还真有人看到开天门的。有一年除夕夜,祖父半夜起来看开天门,天阴沉得很,什么也没看见。回屋时在走廊上拾到一张纸,纸是黑的,上面还写着字,究竟是什么内容,家里一个人也不认识,邻居也无人识字,只好把这张纸当“天书”收藏起来,让后代子孙识字的来看。邻居们说,只有行善之家才能得到这样的天书。家乡地处偏僻的农村,交通很不便利,从来没见过这样的“宝贝”,它会从哪儿飞来呢?可惜这天书后来不知藏到什么地方去了,最终遗失,想来真是遗憾!
无独有偶,祖母也曾遇到过相似的事情。祖母一生信佛,多行善事,是一个在家居士,礼拜神佛十分虔诚。有一年观音会期间,她到寺庙去敬香,一个不认识的老太太送给她一本书。她如获至宝,把书带回了家。可还是由于无人识字,究竟是一本什么书,至今仍是个迷。这“宝贝”后来也不知去向。
我小时侯,经常听到父亲说《增广贤文》上的几句话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寅,一家之计在于和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”尤其这最后一个“勤”字,父亲一身真可谓躬行不辍。祖父早逝,父亲17岁就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。当时家庭贫穷,经济境况窘迫。作为全家唯一男劳动力的父亲,为了改善家庭生活,每年忙完农活后,就去做点生意。这生意可不是吾辈能做的:他从家乡小镇买上一挑一百五六十斤重的纸,挑到二百多里外的城市卖掉,然后再买上一百七八十斤重的食盐,挑回家乡小镇卖掉。这二百多里的路全是小路,有时爬山,有时过桥,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,这小路上不知留下了父亲多少沉重的脚印,不知洒下了父亲多少愁苦的汗水!父亲艰辛的付出,换来了家道的逐渐光亮,到一九四九年时,八口之家已有薄田二十多亩。但就是因为这艰难付出换来的二十多亩田地,给父亲划了个富农成分,给全家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,一受迫害就是三十多年。父亲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,变成了一个暮气十足的老年人。
作为地富子女的我,读书经历非常曲折。小学毕业时,正赶上如火如荼的“文化大革命”,小伙伴们都戴着红袖章、捧着“红宝书”涌進乡初中学校的大门,然而,唯独出身于“富农家庭”、戴着“富农子女”紧箍咒的我被拒之门外。两年后,母亲为我能上学,求爹爹,告奶奶,最后才得到一份初中“入学通知书”。初中毕业后,我再不敢有上高中的奢望了,老老实实回到队里劳动。跟着农民伯伯,我学会了耕田犁地、插秧打谷,学会了干所有的农活。1977年,原被废弃的学校考试制度得到恢复,我通过统一考试,再次获得進校学习的机会。我在人生旅程中驶过了一个又一个驿站,我没有留恋于既往,一直躬耕不辍,勤读苦钻。
1996年全家修炼法轮大法后,妻子身上的多种疾病不治而愈,尤其是孩子们,在大法法理的指导下,健康而茁壮的成长。妻子为人心地善良,认识她的人很多都叫她“活菩萨”。 她做事总是先考虑别人,处理人际关系坚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原则。她胸怀宽阔,待人处事宽宏大量,宽恕待人。别人有困难她乐于帮助,邻居有问题她主动解决。就是在家里她也十分尊重孩子,对孩子的选择绝不横加干涉。妻子十分勤劳,不但把自己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,收拾得整整齐齐,而且还经常做居住地的公共卫生,博得了邻居们的喜爱。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,不仅把家务活全揽下,而且很爱学习。全家人没有打牌的,没有搓麻将的,可以说门风纯正。孩子们在大法的指引下,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,耳濡目染,受到熏陶,自然养成了爱学习、勤动手的好习惯,传承着良好的门风。
家法、家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国的家法、家规发展了几千年,说明它的存在对于家庭和社会确实具有重要意义。尽管今天不少人认为家法、家规有许多压制家庭成员自由、扭曲人性的规定,但家法、家规在家庭内部的治理中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东汉郑玄的《诫子书》、三国时期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、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《颜氏家训》、北宋司马光的《家范》、南宋朱熹的《家礼》、明遗民朱用纯的《朱子家训》等都是一种家族自治的规范,对于后代教育、家庭伦理、家族事务、自身修养、勤奋节约、为人处事、兴家立业、报效国家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。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,须静也;才,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滔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。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。” 每每读起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,心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。其中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;“淡泊以明智,宁静以致远” ;“夫学,须静也;才,须学也”;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”这些千古名言,我早年就熟记在心,并注意领悟其中的人生真谛,开启生命的哲理思考,时时砥砺自己不断前行。
今天的我们,虽然不再像古之贤哲那样,写出千古名句,吟下旷世绝唱,但我们也应该尽力有所为的。家法对现代人来说,似乎有些陌生,但我觉得,在教育子女方面,我们也应该订立合情合理的家法。家法不是要约束孩子发展,而是要规范孩子的行为,让他们健康地成长。孩子犹如幼小的树苗,需要我们用规范去扶植。如果任其自由发展,他们就可能旁逸斜出,最终不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;如果我们时时注意他们的话语,规范他们的行为,教会他们待人接物的礼节,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,他们就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,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我们也给孩子订了规矩,就称“家法”吧。我们的家法要求孩子们:“敢讲真话,不许撒谎;为人善良,要有爱心;遇事忍让,不可强为;待人诚恳,讲究礼貌;注重信用,绝不欺骗;做事有度,不能太过。”家法按照大法的法理,着重从自身修养、为人处事方面对孩子提出了要求,至于说生活起居、习惯养成等就靠平时的督促、教育了。尽管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们远离父母,天各一方,但这家法的内容他们不会忘记,并时时激励着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進。
(待续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