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”每年阴历八月十五日,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根据习俗,人们常常在中秋佳节这一天凝聚着美好的期待和祝福登高赏月。而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,早在《周礼》一书中,已有“中秋”一词的记载,在中秋时节,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皓月,观赏祭拜,寄托情怀,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,形成了传统的活动。
到了唐代,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,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,《唐书•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相传,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,有五百多丈高,下边有一个人每天都在砍伐它,可是无论怎么砍下去,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。几千年来,这样的情况周而复始,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。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叫吴刚,是汉朝西河人,曾跟随仙人修道,修成之后,在天界触犯了天条,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,不分昼夜地砍伐桂树,徒劳而无功,以示惩处。李白在诗中有“欲斫月中桂,持为寒者薪”的记载。
月亮在中秋独具神秘色彩,一轮满月,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;月亮的皎洁,让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。古时的文人墨客也常常在这一天借月抒情。苏东坡在《水调歌头》中写到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!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”此时,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,自求外放,辗转在各地为官。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,以求兄弟团聚。到密州后,愿望仍无法实现。这一年的中秋,皓月当空,银辉遍地,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,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。此刻,苏东坡面对一轮明月,心潮起伏,于是乘酒兴正酣,挥笔写下了这首词,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和对亲人的思念。
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元代,当时,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的压迫,纷纷起义抗元。朱元璋联合各路力量准备起义。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,传递消息十分困难。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,命令属下把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,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到了起义的那天,各路义军一齐响应,起义军如星火燎原。
很快,徐达就攻下元大都,起义成功了。消息传来,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,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此后,“月饼”制作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,大者如圆盘,成为馈赠的佳品。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“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;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”光阴似水,日月如梭,每逢中秋之夜,一轮皓月便将这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,诉说着亘古不变的真诚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